拼音jiàng tái
注音ㄐ一ㄤˋ ㄊㄞˊ
繁體絳臺(tái)
⒈ ?春秋晉平公在國都絳所建之高臺(tái)。一說晉靈公所造。
⒉ ?指燈臺(tái)。
⒈ ?春秋 晉平公 在國都 絳 所建之高臺(tái)。一說 晉靈公 所造。
引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饁 女齊 於 絳臺(tái) 兮,饗 椒舉 於 章華。”
李賢 注:“絳,晉國 所都。 《國語》曰:‘ 晉平公 為九層之臺(tái)。’”
唐 李商隱 《戲題贈(zèng)稷山驛吏王會(huì)》詩:“絳臺(tái) 驛吏老風(fēng)塵,躭酒成仙幾十春。”
馮集梧 注:“《説苑》:‘ 晉靈公 造九層之臺(tái)。’《元和郡縣志》:‘ 晉靈公 臺(tái)在 絳州 西北二十一里。 《左傳》 靈公 從臺(tái)上彈人即此。’”
⒉ ?指燈臺(tái)。
引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絳臺(tái)高,金荷小,銀釭猶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