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?猶隱蔽。
引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后無陰蔽,先無陽察。”韋昭 注:“后動者太舒靜,為陰蔽也。先動者太顯露,為陽察也。”《淮南子·道應(yīng)訓(xùn)》:“石上不生五穀,禿山不游麋鹿,無所陰蔽也。”
1.在海拔900米的華頂寺、避暑山莊四周,有一大片濃陰蔽天的古柳杉林。
2.濃陰蔽天的大山深處,有條橫貫山嶺的石板路,高低起伏,若隱若現(xiàn),宛如一條回環(huán)曲折飄浮不定的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