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ī bǐ mǒ shā
注音一 ㄅ一ˇ ㄇㄛˇ ㄕㄚ
成語解釋
一筆抹煞
繁體一筆抹煞
⒈ ?比喻輕率地把優點、成績等全都否定。
英totally negate; cut to the bone; reject offhand;
⒈ ?一筆全部抹掉。常喻輕率地全部否定。
引徐特立 《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》:“康 梁 是否尋得了真理是另一個問題,可是對于他們在某一個時候追求真理的熱忱和勞績,我們現在是不該一筆抹煞的。”
亦作“一筆抹摋”、“一筆抹殺”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七:“唐 以前,未有不熟精《文選》理者…… 宋 人以八代為衰,遂一筆抹摋,而詩文從此平弱矣。”
魯迅 《二心集·我們要批評家》:“然而新的批評家不開口,類似批評家之流便趁勢一筆抹殺。”
⒈ ?比喻輕率的全盤否定。也作「一筆抹倒」、「一筆抹殺」。
引《老殘游記·第一一回》:「所以天降奇災,北拳南革,要將歷代圣賢一筆抹煞。」
1.對一個人的評價應一分為二,對他過去所作出的成績,既不能一筆抹煞,也不能浮夸虛冒。
2.對一個人的評價應一分為二,對他過去所作出的成績,既不能一筆抹煞,也不能浮夸虛冒。
3.對一個人的評價應一分為二,對他過去所作出的成績,既不能一筆抹煞,也不能浮夸虛冒。
4.對一個人的評價應一分為二,對他過去所作出的成績,既不能一筆抹煞,也不能浮夸虛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