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xì lǔ
注音ㄒ一ˋ ㄌㄨˇ
繁體系虜
⒈ ?擄獲;俘獲。
⒉ ?指俘獲的人。
⒊ ?拘囚,囚系。
⒈ ?擄獲;俘獲。
引《韓非子·奸劫?gòu)s臣》:“君臣相親,父子相保,而無(wú)死亡繫虜之患,此亦功之至厚者也。”
一本作“係虜”。 《晉書(shū)·江統(tǒng)傳》:“老幼繫虜,丁壯降散?!?br />《宋書(shū)·索虜傳論》:“強(qiáng)者為轉(zhuǎn)尸,弱者為繫虜?!?br />1. 擄獲;俘獲。 《韓非子·奸劫?gòu)s臣》:“邊境不侵,君臣相親,父子相保,而無(wú)死亡係虜之患,此亦功之至厚者也?!?br />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陶謙傳》“太祖 以糧少引軍還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(guó) 吳 韋昭 《吳書(shū)》:“然兵連眾結(jié),鋒鏑布野,恐一朝解散,夕見(jiàn)係虜,是以阻兵屯據(jù),欲止而不敢散也。”
《新唐書(shū)·蕭銑傳贊》:“若 銑 力困計(jì)殫,以好言自釋於下,係虜在廷,抗辭不屈,偽辯易窮,卒以殊死, 高祖 圣矣哉!”
⒉ ?指俘獲的人。
引唐 劉禹錫 《賀赦表》:“柔遠(yuǎn)以仁,則還其係虜;賞近以禮,則澤及后昆。”
⒊ ?拘囚,囚系。
引晉 陸機(jī) 《辨亡論下》:“拔 呂蒙 於戎行,識(shí) 潘濬 於係虜。推誠(chéng)信士,不恤人之我欺;量能授器,不患權(quán)之我逼?!?br />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(yáng)雜記》卷一:“嗚呼!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, 烈皇后 之死在宮中,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虜。雖先后不同,其成仁取義則一也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