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í xíng
注音一ˊ ㄒ一ㄥˊ
繁體儀型
⒈ ?同“儀刑”。
⒉ ?做楷模,做典范。
⒊ ?楷模;典范。
⒋ ?儀容。
⒈ ?同“儀刑”。
⒉ ?做楷模,做典范。
引《元典章·禮部三·祭祀》:“已上係自古忠義直烈,儀型后世,贊揚風化者,故歷代載於祀典。”
清 曾國藩 《送唐先生南歸序》:“考乎其從游之徒,則踐規蹈矩,儀型鄉國。”
⒊ ?楷模;典范。
引宋 蘇軾 《次韻張安道讀杜詩》:“簡牘儀型在,兒童箋刻勞。今誰主文字,公合把旌旄。”
明 薛蕙 《送楊石齋》詩:“事業存鐘鼎,儀型照簡編。”
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《軍次實錄序》:“故凡其意之所及,筆之所書,無不誠心佩服,奉為儀型。”
⒋ ?儀容。
引宋 蘇軾 《滕達道挽詞》之二:“骯臟儀型在,驚呼歲月遒。”
清 李長盛 《過史公墓》:“途過丞相墓,再拜想儀型。正氣經天地,孤忠貫日星。”
1.公等讀書人宜崇圣賢之教,尊帝王之法,達則移風易俗,為士民之表率,窮則獨善其身,為子孫之儀型,何至自處卑污,甘作真空家鄉無生父母之護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