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ín nì
注音一ㄣˊ ㄋ一ˋ
⒈ ?迷戀沉溺。多指酒色。耽于積習;沉迷于癖好。
⒈ ?迷戀沉溺。多指酒色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淫溺惑亂之所生也。”
孔穎達 疏:“此淫謂淫於女也。沒水謂之溺,沒於嗜欲與溺水相似。”
《漢書·谷永傳》:“如人君淫溺后宮,般樂游田,五事失於躬,大中之道不立,則咎徵降而六極至。”
唐 皮日休 《酒箴》序:“酒之道,豈止於充口腹,樂悲歡而已哉?甚則化上為淫溺,化下為酗禍。”
明 袁宏道 《廣莊·養生主》:“賢知之人,憫其淫溺,是故執軌以范躬,收視卻聽以衛耳目,恬淡虛無以葆神氣。”
⒉ ?耽于積習;沉迷于癖好。
引隋 王通 《文中子·述史》:“內史 薛公 謂子曰:‘吾文章可謂淫溺矣。’”
阮逸 注:“薛道衡 自謂淫文溺於所習。”
唐 沉亞之 《湘中怨解》:“《湘中怨》者,事本怪媚,為學者未嘗有述。然而淫溺之人,往往不寤。”
明 歸有光 《跋唐道虔答友人問疾書》:“士之有所負而不獲施,使之至於淫溺為病如此,可怨也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