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chāo běn
注音ㄔㄠ ㄅㄣˇ
繁體鈔本
⒈ ?宋元時發行交鈔的后備金。
⒉ ?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寫的書。
⒊ ?供抄寫用的簿本。
⒈ ?宋 元 時發行交鈔的后備金。
引《金史·食貨志三》:“陜西 交鈔不行,以見錢十萬貫為鈔本。”
吳晗 《朱元璋傳》第六章二:“原來 元 朝初年行鈔,第一有金銀和絲為鈔本(準備金),各路無鈔本的不發新鈔。”
⒉ ?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寫的書。
引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籍會通三》:“有《晏元獻集》一部,二十餘帙,鈔本也。”
清 鄧顯鶴 《<船山遺書目錄>序》:“文集,詩集……皆奇零不成部帙,餘俱鈔本。”
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采薇》:“不久,他送了 武王 的《太誓》的鈔本來。”
⒊ ?供抄寫用的簿本。
引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三四:“隨手翻開一本鈔本,上有俄文字注著英法中文,還是我一年半以前所鈔寫的。”
⒈ ?用手抄寫的書籍。
例如:「手鈔本」。
1., 有一夜,他翻著我那古碑的鈔本,發了研究的質問了。
2.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以后,取消紙幣七年作廢一次的限制,不限發行數量,不管兌現,不備鈔本,并且不斷發行新鈔,擴大交鈔面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