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?亦作“驚慚”。
⒉ ?驚恐而慚愧。
⒈ ?亦作“驚慙”。 驚恐而慚愧。
引南朝 梁 江淹 《為蕭驃騎讓封表》:“一省驚慙,再悸魂府。”唐 裴铏 《傳奇·孫恪》:“吟諷慘容,后因來褰簾,忽覩 恪,遂驚慙入戶。”宋 張耒 《謝得請表》:“罔俾造朝,更佩恩榮之從欲。內循安便,未免驚慚。”清 獨逸窩退士 《笑笑錄·噴帝》:“一日食次, 寧王 錯喉噴上鬚,王驚慚不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