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ū dān
注音ㄕㄨ ㄉㄢ
繁體書丹
⒈ ?刻碑前用朱筆在碑上書寫文字,泛指書寫碑志等。
例乃自書丹于碑。
英write an epitaph; write with red ink for stone inscription;
⒈ ?古時(shí)刻碑,先用朱筆在石上寫所要刻的文字,稱“書丹”。后泛指書寫碑志。 《后漢書·蔡邕傳》:“﹝ 熹平 四年﹞奏求正定《六經(jīng)》文字。
引靈帝 許之, 邕 乃自書丹於碑,使工鐫刻,立於太學(xué)門外。”
宋 王安石 《長安縣太君王氏墓志》:“兄 安石 為誌如此,弟 安上 書丹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八回:“晁源 也便日逐料理出喪的事體,備了一分表禮,三十兩書儀,要求 胡翰林 的墓誌, 陳布政 的書丹, 姜副 使的篆蓋,俱收了禮,應(yīng)允了。”
⒈ ?用朱筆在碑石上書寫,以便鐫刻。后世稱書寫墓銘碑碣為「書丹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六〇下·蔡邕傳》:「熹平四年,……邕乃自書丹于碑,使工鐫刻立于太學(xué)門外。」
《水滸傳·第三九回》:「小生只會(huì)作文及書丹,別無甚用。」
1.他搜集了所有能夠找到的道書丹冊(cè),埋首其中數(shù)年時(shí)間,但苦于無人指點(diǎn),腦海中的現(xiàn)代思維也影響了他對(duì)經(jīng)書的理解,因此始終不得要領(lǐng)。
2.卻說洪信確不作絲毫耽擱,準(zhǔn)備停當(dāng),攜擎御書丹詔、金匣皇香,帶了數(shù)十隨從,一行離了東京,取路徑投江西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