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án jǐng
注音一ㄢˊ ㄐ一ㄥˇ
繁體延頸
⒈ ?伸長頭頸。引申指仰慕,渴望。古地名。長頸。
⒈ ?伸長頭頸。
引《列子·湯問》:“延頸承刃,披胷受矢。”
《三國志·吳志·諸葛恪傳》:“恪 每出入,百姓延頸,思見其狀。”
唐 李翱 《截冠雄雞志》:“延頸喔咿,其聲甚悲焉。”
⒉ ?引申指仰慕,渴望。
引《史記·游俠列傳》:“自關以東,莫不延頸愿交焉。”
宋 葉適 《受玉寶賀表》:“江 淮 延頸,望基本之常安。”
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延頸方來,神馳所慕之儀的。”
⒊ ?長頸。
引《文選·曹植<洛神賦>》:“延頸秀項,皓質呈露。”
李善 注:“延、秀,皆長也。”
⒋ ?古地名。
引《文選·任昉<奏彈曹景宗>》:“猶應固守 三關,更謀進取,而退師 延頸,自貽虧衂。”
李善 注:“三關、延頸,二戍名也。”
⒈ ?伸長脖子遠望。表示殷切盼望。
引《文選·曹操·苦寒行》:「延頸長嘆息,遠行多所懷。」
1.武大郎伸長了脖子向陽谷方向延頸鶴望了三天,西門慶驚訝地發現,他的身高居然就長了三厘米。
2.遠而望之,皎若太陽升朝霞;迫而察之,灼若芙蕖出淥波。秾纖得衷,修短合度,肩若削成,腰如約素。延頸秀項,皓質呈露,芳澤無加。
3.襛纖得衷,修短合度,肩若削成,腰如約素。延頸秀項,皓質呈露,芳澤無加,鉛華弗御。云髻峨峨,修眉聯娟,丹唇外朗,皓齒內鮮。明眸善睞,靨輔承權,瑰姿艷逸,儀靜體閑。柔情綽態,媚于語言。奇服曠世,骨象應圖。
4.吾人泥首呼天,求生無路,惟不肯延頸就戮,始起而自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