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陽
詞語解釋
陽陽[ yáng yáng ]
⒈ ?色彩鮮明貌。
⒉ ?形容溫暖如春。
⒊ ?壯健貌。
⒋ ?自得貌。陽,通“揚”。
⒌ ?自若貌。陽,通“揚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色彩鮮明貌。
引《詩·周頌·載見》:“龍旂陽陽,和鈴央央。”
毛 傳:“言有文章也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龍旂者,旂上畫為交龍,故知陽陽,言有文章。”
朱熹 集傳:“陽,明也。”
⒉ ?形容溫暖如春。
引《管子·輕重己》:“宜藏而不藏,霧氣陽陽,宜死者生,宜蟄者鳴。不藏之害也。”
馬非百 新詮:“此處‘陽陽’二字,從下文‘宜死者生,宜蟄者鳴’二語觀之,似是指溫陽而言,謂冬天氣候溫暖如陽春時也。”
《楚辭·王褒<九懷·尊嘉>》:“季春兮陽陽,列草兮成行。”
王逸 注:“三月溫和,氣清明也。”
《南齊書·樂志》:“景陽陽,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。”
⒊ ?壯健貌。
引宋 王安石 《杜渙墓志銘》:“翼翼而才,頎而陽陽。”
⒋ ?自得貌。陽,通“揚”。
引《詩·王風(fēng)·君子陽陽》:“君子陽陽,左執(zhí)簧,右招我由房。”
毛 傳:“陽陽,無所用其心也。”
朱熹 集傳:“陽陽,得志之貌。”
元 迺賢 《潁州老翁歌》:“聒天絲竹夜酣飲,陽陽不問民嗁飢。”
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三》:“我對簿時,君雖引嫌不問,而陽陽有德色。”
⒌ ?自若貌。陽,通“揚”。
引《南史·陳始興王叔陵傳》:“叔陵 修飾虛名,每入朝,常於車中馬上,執(zhí)卷讀書,高聲長誦,陽陽自若。”
唐 韓愈 《張中丞傳后序》:“巡(張巡 )就戮時,顏色不亂,陽陽如平常。”
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飲量》:“﹝ 陶文毅公 ﹞在 安徽 藩任時,嘗與 孫平叔 中丞以火酒角量,自辰至亥, 孫 已酩酊,而公仍陽陽如平常也。”
國語辭典
陽陽[ yáng yáng ]
⒈ ?和樂的樣子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王風(fēng)·君子陽陽》:「君子陽陽,左執(zhí)簧,右招我由房。」
⒉ ?有文采的樣子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周頌·載見》:「龍旗陽陽,和鈴央央。」
⒊ ?毫不在意的樣子。
引唐·韓愈〈張中丞傳后敘〉:「巡就戮時,顏色不亂,陽陽如平常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陽陽"的意思解釋、陽陽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(wǎng)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它名叫陽陽,在它剛生下來時,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,全身雪白雪白的毛,一看就讓人產(chǎn)生愛慕之心。可是如今再一看,它的眼中發(fā)出疲憊的目光,因為地球在不斷升溫,它為了要散熱,全身的白毛已經(jīng)幾乎全部脫落。
2.是以圣人陳陽陽,筋脈和同,骨髓堅固,氣血皆從.如是則內(nèi)外調(diào)和,邪不能害,耳目聰明,氣立如故.
相關(guān)詞語
- shěn dōng yáng沈東陽
- yáng chūn陽春
- yáng guāng陽光
- tài yáng太陽
- ōu yáng歐陽
- lǐ dōng yáng李東陽
- dāng yáng當(dāng)陽
- yáng wù陽物
- yáng píng陽平
- yáng liáo陽燎
- hóng yáng紅陽
- zǒu yáng走陽
- yáng jiě yīn dú陽解陰毒
- yáng rì陽日
- yáng xù陽旭
- yáng zhǐ陽址
- sān yáng kāi tài三陽開泰
- yīn yáng陰陽
- suì yáng歲陽
- zhuàng yáng壯陽
- bǎi liù yáng jiǔ百六陽九
- xún yáng潯陽
- xì yáng戲陽
- xīn yáng辛陽
- yáng qì陽氣
- mǎi tián yáng xiàn買田陽羨
- yáng hú陽湖
- yáng yù陽豫
- tài yáng fēng太陽風(fēng)
- yáng mǎ陽馬
- zhòng yáng jié重陽節(jié)
- yáng guān dà dào陽關(guān)大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