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wú lòu
注音ㄨˊ ㄌㄡˋ
繁體無漏
⒈ ?不泄露。沒有漏洞。佛教語。謂涅槃、菩提和斷絕一切煩惱根源之法。與“有漏”相對。
⒈ ?不泄露。
引《藝文類聚》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詹事徐府君集>序》:“溫樹靡答,露事不詶;省中之言無漏,席下之跡不疑。”
⒉ ?沒有漏洞。
引唐 白行簡 《濾水羅賦》:“環之勁鐵,取其堅而不朽;羃以輕紗,取其疏而無漏。”
⒊ ?佛教語。謂涅槃、菩提和斷絕一切煩惱根源之法。與“有漏”相對。
引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答王衛軍問》:“藥驗者疾易痊,理妙者吝可洗。洗吝豈復循環,疾痊安能起滅?則事不侔,居然已辨,但無漏之功,故資世俗之善,善心雖在五品之數,能出三界之外矣。”
《百喻經·寶篋鏡喻》:“禪定道品,無漏諸善,三乘道果,一切都失。”
唐 王維 《能禪師碑》:“得無漏不盡漏,度有為非無為者,其惟我 曹溪禪師 乎!”
趙殿成 箋注:“釋氏謂道心如完器,妙理猶浄水,一切煩惱,破壞道心,迷失妙理,猶如破器,不能停浄水,譏其過失,名之曰漏。即欲漏、有漏、無明漏也。四果永盡,名曰無漏?!?/span>
1., 一襲白衣上下,遍體寒光,閃轉騰挪,有虛有實,身法矯捷,變化莫測,一口寶劍舞的密不透風,瓢潑不進,竟讓青平的法術一時也無漏洞可尋。
2.聚精會神課堂中,保證課后無漏洞。
3.外密封采用與外界無漏點的波紋管密封.
4., 當官即要正大光明,心明如鏡,明察秋毫,無遺無漏,且須心潔如鏡,遠離臟弊,無塵無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