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cuàn shì
注音ㄘㄨㄢˋ ㄕˋ
繁體篡弒
⒈ ?猶篡殺。謂弒君篡位。
⒈ ?猶篡殺。謂弒君篡位。
引漢 蔡琰 《悲憤詩》:“漢 季失權(quán)柄, 董卓 亂天常。志欲圖篡弒,先害諸賢良。”
宋 蘇軾 《上皇帝書》:“齊 至強(qiáng)也, 周公 知其后有篡弒之臣。”
清 顧炎武 《李克用墓》詩:“朱溫 一篡弒,發(fā)憤橫琱戈。雖報(bào) 上源 讎,大義良不磨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平西域》:“甲子歲, 噶爾丹策零 既沒,不數(shù)年間篡弒相仍。”
⒈ ?弒君而奪取王位。
引《漢書·卷六二·司馬遷傳》:「為人臣子不通于春秋之義者,必陷篡弒誅死之罪。」
《五代史平話·梁史·卷上》:「只有漢高祖,姓劉名季,他取秦始皇天下,不用篡弒之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