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ú rú
注音ㄙㄨˊ ㄖㄨˊ
⒈ ?淺陋而迂腐的儒士。和“大儒”、“通儒”相對。
⒈ ?淺陋而迂腐的儒士。和“大儒”、“通儒”相對。
引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隨其長子,事其便辟,舉其上客,億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,是俗儒者也。”
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且俗儒不達時宜,好是古非今,使人眩於名實,不知所守,何足委任!”
唐 李賀 《五粒小松歌》:“主人壁上鋪州圖,主人堂前多俗儒。”
清 黃遵憲 《雜感》詩之二:“俗儒好尊古,日日故紙研。”
⒈ ?淺陋無見識的讀書人。
引《荀子·儒效》:「億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,是俗儒者也。」
《后漢書·卷二八上·桓譚傳》:「而憙非毀俗儒,由是多見排扺。」
1.李贄并不是要人閉目塞聽,不與外人接觸,而是抨擊當時虛偽的世風和俗儒陋儒對經書中的道理執定成局,食而不化,甚至以之文過飾非,以之為卑鄙齷齪行徑的借口的丑惡現象。
2., “俗儒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對實際,而一味地是古非今,滿口經義,不懂得什么才是必須遵循的根本,哪里能派得上用場。
3.李贄并不是要人閉目塞聽,不與外人接觸,而是抨擊當時虛偽的世風和俗儒陋儒對經書中的道理執定成局,食而不化,甚至以之文過飾非,以之為卑鄙齷齪行徑的借口的丑惡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