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術
![三術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idian216181.png)
詞語解釋
三術[ sān shù ]
⒈ ?三條途徑;三種方法或策略。(1)指兼并別國之三術。《荀子·議兵》:“凡兼人者有三術:有以德兼人者,有以力兼人者,有以富兼人者?!?2)謂滅國三術?!豆攘簜鳌ば迥辍罚骸皽鐕腥g:中國謹日,卑國月,夷狄不日?!狈秾幾ⅲ骸氨皣^附庸之屬。襄六年傳曰:中國日,卑國月,夷狄時,此謂三術。”(3)指人主治國三術?!豆茏印と畏ā罚骸肮手饔腥g。夫愛人不私賞也,惡人不私罰也,置儀設法以度量斷者,上主也。愛人而私賞之,惡人而私罰之,倍大臣,離左右,專以其心斷者,中主也。臣有所愛而為私賞之,有所惡而為私罰之,倍其公法,損其正心,專聽其大臣者,危主也。”(4)指帝道、王道、霸道?!段倪x·班固〈答賓戲〉》:“商鞅挾三術以鉆孝公,李斯奮時務而要始皇?!崩钪芎沧ⅲ骸叭g,謂帝道、王道、霸道。”一說,指王道、霸道、富國強兵之道。
⒉ ?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商鞅挾三術以鉆孝公。”顏師古注:“應劭曰:'王、霸、富國強兵為三術也。'王,一也;霸,二也;富國強兵,三也。”(5)謂行仁義之三道?!读凶印ふf符》:“昔有昆弟三人,游齊魯之間,同師而學,進仁義之道而歸。其父曰:'仁義之道若何?'伯曰:'仁義使我愛身而后名。'仲曰:'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。'叔曰:'仁義使我身名并全。'彼三術相反,而同出于儒?!?6)進忠言之三術。漢荀悅《申鑒·雜言上》:“進忠言有三術:一曰防,二曰救,三曰戒。先其未然謂之防,發而止之謂之救,行而責之謂之戒?!?/p>
⒊ ?三種特長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條途徑;三種方法或策略。(1)指兼并別國之三術。
引《荀子·議兵》:“凡兼人者有三術:有以德兼人者,有以力兼人者,有以富兼人者?!?br />(2)謂滅國三術。 《穀梁傳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滅國有三術:中國謹日,卑國月,夷狄不日?!?br />范寧 注:“卑國謂附庸之屬。 襄 六年傳曰:中國日,卑國月,夷狄時,此謂三術。”
(3)指人主治國三術。 《管子·任法》:“故主有三術。夫愛人不私賞也,惡人不私罰也,置儀設法以度量斷者,上主也。愛人而私賞之,惡人而私罰之,倍大臣,離左右,專以其心斷者,中主也。臣有所愛而為私賞之,有所惡而為私罰之,倍其公法,損其正心,專聽其大臣者,危主也?!?br />(4)指帝道、王道、霸道。 《文選·班固〈答賓戲〉》:“商鞅 挾三術以鉆 孝公,李斯 奮時務而要 始皇?!?br />李周翰 注:“三術,謂帝道、王道、霸道?!?br />一說,指王道、霸道、富國強兵之道。 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商鞅 挾三術以鉆 孝公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應劭 曰:‘王、霸、富國強兵為三術也。’王,一也;霸,二也;富國強兵,三也。”
(5)謂行仁義之三道。 《列子·說符》:“昔有昆弟三人,游 齊 魯 之間,同師而學,進仁義之道而歸。其父曰:‘仁義之道若何?’伯曰:‘仁義使我愛身而后名?!僭唬骸柿x使我殺身以成名。’叔曰:‘仁義使我身名并全。’彼三術相反,而同出於儒。”
(6)進忠言之三術。 漢 荀悅 《申鑒·雜言上》:“進忠言有三術:一曰防,二曰救,三曰戒。先其未然謂之防,發而止之謂之救,行而責之謂之戒。”
⒉ ?三種特長。
引《梁書·王瞻傳》:“高祖 每稱 瞻 有三術:射、棊、酒也?!?/span>
分字解釋
※ "三術"的意思解釋、三術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shǒu shù手術
- sān sān zhì三三制
- sān mù三木
- sān zhì三至
- sān bǎi三百
-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
- èr sān二三
- měi shù美術
- sān shēn三身
- zhàn shù戰術
-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
- měi róng shù美容術
- téng huà shù騰化術
-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
- sān nián bì三年碧
- sān fāng三方
-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
- sān guó三國
- sān jié三節
- jì shù技術
-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
- shù yǔ術語
- sān lǐ wù三里霧
- sān sè jǐn三色堇
- shù shì術士
- sān zhèng三正
-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
- yì shù藝術
- yī èr sān一二三
- sān sè三色
- sān cì三次
-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