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īng yǔ
注音一ㄥ ㄩˇ
繁體鶯語
⒈ ?鶯的啼鳴聲。
⒉ ?形容悅耳的語音或歌聲。
⒈ ?鶯的啼鳴聲。
引晉 孫綽 《蘭亭》詩之二:“鶯語吟脩竹,游鱗戲瀾濤。”
唐 白居易 《琵琶引》:“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泉流水下難。”
陳三立 《園夜聽驟雨》詩:“賸得放晴澆茗椀,隔枝鶯語可分明。”
⒉ ?形容悅耳的語音或歌聲。
引宋 張先 《醉桃源》詞:“歌停鶯語舞停鸞, 高陽 人更閑。”
徐遲 《牡丹》三:“她經常穿蜜黃色的袍子,著淡青色的坎肩……鶯語瀝瀝,粉香四溢。”
1.眼見客愁愁不醒,無賴春色到江亭。即遣花開深造次,便覺鶯語太丁寧。手種桃李非無主,野老墻低還似家。恰似春風相欺得,夜來吹折數枝花。
2.便在這時,忽然一陣簫聲,悠悠揚揚,輕輕快快,仿佛春雨里的小橋流水,仿佛大珠小珠落滿玉盤,又仿佛間關鶯語一樣婉轉傾跌,跳跳躍躍,直透入耳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