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qiú zhī
注音ㄑ一ㄡˊ ㄓ
繁體虯枝
⒈ ?亦作“虬枝”。
⒉ ?盤屈的樹枝。
⒈ ?亦作“虯枝”。盤屈的樹枝。
引元 吳師道 《廬山紀(jì)游贈(zèng)黃伯庸》詩:“入門雙劍色,夾道萬虯枝。”
清 納蘭性德 《金山賦》:“珍卉含葩而笑露,虬枝接葉而吟風(fēng)。”
茅盾 《白楊禮贊》:“它沒有婆娑的姿態(tài),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,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,--如果美是專指‘婆娑’或‘橫斜逸出’之類而言,那么白楊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。”
1., 春意盎然百花香,林間小道把歌唱。姹紫嫣紅花間集,半壺清酒櫻飛揚(yáng)。空氣清新略帶甜,半枕虬枝好睡眠。夢里樹苗已參天,青樹綠藤繞家園。世界森林日,愛護(hù)森林,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。
2.聰慧的供春見寺中有幾棵古銀杏樹虬枝蒼勁奇崛,樹干節(jié)癭斑駁,從而遷想妙得,捏制成一把惟妙惟肖、頗具滄桑感的樹癭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