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務

詞語解釋
時務[ shí wù ]
⒈ ?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觀形勢。
例不識時務。
英current affairs;
⒉ ?指農事。
例民不廢時務。
英farm work;
⒊ ?時候。
例五月正是農忙時務。
英time;
⒋ ?時俗,風俗。
例這廝壞了風俗,傷了時務。
英custom of the time;
引證解釋
⒈ ?按時應做的事情。多指農事。
引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民不廢時務,官不易朝常。”
晉 陶潛 《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》詩之二:“秉耒歡時務,解顏勸農人。”
《中國歌謠資料·豐年歌》:“習習晨風動,澍雨潤禾苗。我后恤時務,我民以優饒。”
⒉ ?當世大事。
引《漢書·昭帝紀贊》:“光 知時務之要,輕繇薄賦,與民休息。”
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下:“元秀才 既到京,屢陳時務,深符上旨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六回:“﹝朝廷﹞詔中外文武及軍民人等,直言時務。”
⒊ ?時勢。
引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帝王之道不必相襲,各繇時務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單證二郎神》:“﹝ 二郎神 ﹞不達時務,到那日晚間,依然又來。”
馬烽 西戎 《呂梁英雄傳》第五二回:“你也應該識點時務!”
⒋ ?時世。
引元 庾天錫 《雁兒落過得勝令》曲:“荒荒時務艱,急急光陰換。”
⒌ ?時節;時候。
引元 武漢臣 《老生兒》第三折:“冬至來一百五日,正是那寒食時務。”
元 秦簡夫 《東堂老》第三折:“他生在無憂愁太平時務,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。”
國語辭典
時務[ shí wù ]
⒈ ?當世的要務。
引《漢書·卷七·昭帝紀·贊曰》:「光知時務之要,輕繇薄賦,與民休息。」
《花月痕·第四六回》:「詔中外文武及軍民人等,直言時務。」
⒉ ?及時的農事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三·肅宗孝章帝紀》:「方春東作,宜及時務。」
晉·陶淵明〈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〉詩二首之二:「秉耒歡時務,解顏勸農人。」
⒊ ?時節、時候。
引元·武漢臣《老生兒·第三折》:「冬至來一百五日,正是那寒食時務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時務"的意思解釋、時務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因為在現實的語境下,我們去哪里找這么一位不識時務,不諳世事的公務員呢?
2.你這人就是不識時務。
3.對外經貿大學人力資源專家陳勝軍直言不諱的指出:"可以說,他這種就是不識時務的行為。"。
4.這種不識時務的念頭不能要,它會阻礙你的前途發展。
5.不會做這些的,均被列入“老實”、“呆子”、“不識時務”不開竅愚昧人之列。
6.他不是“虛招實做”地維護“雖未甚倒”的“外面的架子”,卻不識時務地翻騰已經逐漸朽敗的“內囊”。
7.看不清形勢,不識時務,是要吃大虧的。
8.我一看勢頭不對就走開了,才沒他那么不識時務,看人家打架還湊上去挨打。
9.這兩天的運動會,也有好多攝影人,有時候得避免和他們站在同樣的位置,但有得找到不錯的角度,有時候一些不識時務圍觀者還會擋在你前面,破壞了美感。
10.你為了一塊不識時務的牛肉放我鴿子?
相關詞語
- shí kè時刻
- dùn shí頓時
- suí shí隨時
- yè wù業務
- dēng shí登時
- shí shí時時
- shí rì時日
- huì wù會務
- tóng shí同時
- wú shí wú kè無時無刻
- shí jī時機
- shí qī時期
- shí lǐ bái時里白
- shí kè時客
- jǐ shí幾時
- bù shí不時
- jìn yì wù盡義務
- shí shàng時尚
- zhí wù職務
- shí xiàn時限
- mǒu shí某時
- àn shí按時
- xiǎo shí小時
- shí shí kè kè時時刻刻
- píng shí平時
- ér shí兒時
- cháng wù常務
- jī shí積時
- xiǎo shí liǎo liǎo小時了了
- gān shí干時
- dùn shí遁時
- dàng shí當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