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dà pǔ
注音ㄉㄚˋ ㄆㄨˇ
繁體大樸
⒈ ?謂原始質(zhì)樸之大道。
⒈ ?大樸(dà pǔ):謂原始質(zhì)樸的大道。
引三國 魏 嵇康 《難自然好學(xué)論》:“昔鴻荒之世,大樸未虧,君無文於上,民無競於下;物全理順,莫不自得。”
唐 陸龜蒙 《讀<陰符經(jīng)>寄鹿門子》詩:“祗爲(wèi)讀此書,大樸難久存。”
宋 葉適 《<謝景思集>序》:“撥棄組繡,考擊金石,洗削纖巧,完補(bǔ)大樸。”
明 宋濂 《元故王府君墓志銘》:“嗚呼!大樸之散久矣,嗜利之徒唯思肥己而瘠人。”
參見“大樸(tài pǔ)”。大樸(tài pǔ):謂原始質(zhì)樸之大道。 《文選·桓溫<薦譙元彥表>》:“大樸既虧,則高尚之標(biāo)顯。”
劉良 注:“大樸,大道也。”
一本作“太樸”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》:“大樸初散失渾沌,六鑿相攘更勝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