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ān guān
注音ㄙㄢ ㄍㄨㄢ
繁體三觀
⒈ ?佛教語。天臺宗的基本教義之一。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、假、中三諦。
⒈ ?佛教語。天臺宗的基本教義之一。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、假、中三諦。
引隋 智顗 《摩訶止觀》卷五上:“一空一切空,無假中而不空,總空觀也;一假一切假,無空中而不假,總假觀也;一中一切中,無空假而不中,總中觀也。即《中論》所説不可思議一心三觀。”
明 破慳道人 《一文錢》:“立三觀,破三惑,成三德,捐思絶議,自證菩提。”
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二:“車中三觀夕惕若,七藏靈文電熠若。”
⒈ ?中國佛教天臺宗對空、假、中三種禪觀的合稱。當修行者一再思惟、觀察一切現象都是由心虛構的,進而便處在很專注的狀況,在此之時,不見佛果可求,也不見眾生可度,是為空觀。在空觀的基礎上觀察一切現象,也能見、聞、覺知、能作種種分別,但在經驗上則如幻、如化,這是假觀,將空觀和假觀對立經驗統一是中觀。
引隋·智?〈觀心論〉:「非蹤非疏非五分,三諦三觀在其中。」
1.官員求神拜鬼,大師前赴后繼,往大了說是“三觀”出了問題,往小了說是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還不夠。
2.一個人是孤獨,一群人是寂寞。三觀不合的人永遠不在同一個世界里,所以才有了點贊,所以更無話可說。所以我們需要找到真正的朋友。
3.林閉上眼睛,長久地看這些扭曲的物體千奇百怪的形狀,思維很容易錯亂,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毀三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