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xiě xíng
注音ㄒ一ㄝˇ ㄒ一ㄥˊ
繁體寫形
⒈ ?謂從外形審察病人。
⒉ ?畫像,圖寫形貌。
⒈ ?謂從外形審察病人。
引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越人 之為方也,不待切脈、望色、聽聲、寫形,言病之所在?!?/span>
⒉ ?畫像,圖寫形貌。
引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公直》:“﹝ 陸德明 ﹞入朝, 太宗 引為文館學士,使 閻立本 寫形。”
宋 梅堯臣 《傳神悅躬上人》詩:“鑑貌不鑑道,寫形寧寫心?!?br />宋 鄧椿 《畫繼·徽宗皇帝》:“凡所得純白禽獸,一一寫形作冊?!?/span>
⒈ ?醫(yī)生審察病人的形貌。
引《史記·卷一〇五·扁鵲倉公傳》:「越人之為方也,不待切脈望 色聽聲寫形,言病之所在。」
⒉ ?圖寫形貌。
引宋·梅堯臣〈傳神悅躬上人〉詩:「鑒貌不鑒道,寫形寧寫心。」
1.雖然取材于古代典籍和傳說,卻不乏強烈的現(xiàn)實感和生活感,文筆流暢,人物性格特點等描寫形象、生動。
2.實際上,簡化漢字是基于減少書寫筆畫這一目的而創(chuàng)造的。為規(guī)范漢字書寫形式,國家語言委員會曾于1986年發(fā)行過一部收錄有2235個簡化漢字的字典。
3.這表現(xiàn)在書寫形式變異的英文詩和中國的回文詩。
4.詞素能表明單詞的含義,而且它們的拼寫形式是固定的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