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uǒ guó
注音ㄙㄨㄛˇ ㄍㄨㄛˊ
繁體鎖國
⒈ ?指關閉國家,不與外國來往。
例閉關鎖國。
英country being locked;
⒈ ?謂閉關自守,不同外國進行文化、經濟、貿易等交流。
引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知行總論》:“﹝ 日本 ﹞能翻然覺悟,知鎖國之非計……採取 歐 美 良法,力圖改革。”
陳原 《社會語言學·由漢語上借到各民族語言的語詞》:“任何一個民族或國家,都很難世世代代保持一種永久不變的理想中的‘鎖國’局面。”
孫犁 《秀露集·耕堂讀書記(三)》:“因為文化長期落后,鎖國政策破滅,一旦接觸外界進步文化,就不能抵御。”
⒈ ?閉關自守,使其國家不與外國接觸。如日本十七世紀的鎖國時期。
1.嚴復的譯事三難信達雅為打破閉關鎖國,西學東漸開了先河。
2.就像大清閉關鎖國那么多年,人家還是打上門來。
3.這種閉關鎖國的日子.時而寧靜.時而瘋狂.但也只剩下12個月.
4.我們一定要堅持對外開放的正確方針,再也不能走閉關鎖國的老路。
5.封鎖海岸、邊境,這就如同是鎖國了,誰都知道當今社會是全球貿易的年代,任何閉關自守的行為都會導致經濟和國力落后,北.
6.在刀盟的脅迫之下,凌霄開始闖蕩閉關鎖國的無畏帝國。
7.晚清朝廷的閉關鎖國政策封禁了人們的眼界和思想.
8.*很有遠見自給自足閉關鎖國,但是經濟嚴重滯后,內憂外患;最終還要走改革開放、追求世界自然平衡之路,可是開放同樣要有限制,否則又是一個極端。
9.我們既要反對崇洋媚外,也要反對閉關鎖國,盲目排外。
10.17世紀后,清王朝走向閉關鎖國的道路,華夏的猶太人氏族完全和外面的世界隔絕,慢慢敗落,逐漸被同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