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àng gāng
注音ㄕㄤˋ ㄍㄤ
繁體上綱
⒈ ?提高到原則的高度。
例上綱上線。
英raise to the higher plane of principle;
⒈ ?系在箭靶上方的繩子。
引《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》:“上綱與下綱出舌尋,縜寸焉。”
鄭玄 注:“綱,所以繫侯於植者也。”
⒉ ?別駕的異稱。
引《晉書·忠義傳·易雄》:“舉孝廉,為州主簿,遷別駕。自以門寒,不宜久處上綱,謝職還家。”
《南史·孝義傳·何子平》:“時鎮(zhèn)軍將軍 顧覬之 為州之上綱。”
⒊ ?謂把問題提到原則的高度。
引鄧小平 《關于反對錯誤思想傾向問題》:“糾正‘左’的傾向和右的傾向,都不要隨意上‘綱’,不要人人過關,不要搞運動。”
巴金 《探索集·再論說真話》:“造反派在批斗會上揭發(fā)、編造我的罪行,無限上綱。我害怕極了。我起初還分辨幾句,后來一律默認。”
1.斷章取義,無限上綱,是一種惡劣的文風!
2.斷章取義,無限上綱,是一種惡劣的文風!
3.文藝批評中,離開規(guī)律,牽腸掛肚抓住個別詞句上綱上線,這種“左”的形而上學的傾向,早已為人們所深惡痛絕了。
4.斷章取義,無限上綱,是一種惡劣的文風!
5.趙昕也覺得自己剛才的話太過上綱上線了,而且似乎也有些言不達意,即刻就歉意地說道:包大人,我是覺得你和藹可親,所以才在你面前如此隨意。
6.斷章取義,無限上綱,是一種惡劣的文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