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uè jiá
注音ㄩㄝˋ ㄐ一ㄚˊ
繁體月莢
⒈ ?古代傳說的一種瑞草。相傳堯時“有草莢階而生,月朔始生一莢,月半而生十五莢,十六日以后,日落一莢,及晦而盡,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,名曰蓂莢,一曰歷莢。”見《竹書紀(jì)年》卷上。因數(shù)莢多少,可知月的日數(shù),故又稱月莢、月蓂。
⒈ ?古代傳說的一種瑞草。相傳 堯 時“有草莢階而生,月朔始生一莢,月半而生十五莢,十六日以后,日落一莢,及晦而盡,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,名曰蓂莢,一曰歷莢。”見《竹書紀(jì)年》卷上。因數(shù)莢多少,可知月的日數(shù),故又稱月莢、月蓂。
引唐 許敬宗 《奉和秋暮言志應(yīng)制》:“月莢生還落,云枝似復(fù)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