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?沒有誠信。
⒉ ?沒有實體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九年》:“要盟無質,神弗臨也。”孔穎達 疏:“質,誠也。”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“楚子 聞 蠻氏 之亂也與 蠻子 之無質也,使 然丹 誘 戎蠻子嘉 殺之,遂取 蠻氏。”杜預 注:“質,信也。”
引南朝 梁 沉約 《難范縝<神滅論>》:“形既無知,神本無質。”唐 李商隱 《圣女祠》詩:“無質易迷三里霧,不寒長著五銖衣。”
1.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,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,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,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,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