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àng yù
注音ㄕㄤˋ ㄩˋ
繁體上諭
⒈ ?古時皇帝以詔書形式發布的命令、告示。
例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的一系列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不平等條約,都是從這里發出“上諭”簽訂的。——《故宮博物院》
英imperial edict;
⒈ ?即詔書。
引清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五:“上諭蠲免 山西 所欠谷草,大學士臣 吳琠 、臣 陳廷敬 等公疏謝恩。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八回:“朝廷有過上諭,原説不久就要裁撤釐卡的,怎么又添了這許多捐局呢?”
⒈ ?皇帝告令臣民的詔書。
引《元史·卷一二八·阿里海牙傳》:「是州生齒數百萬口,若悉殺之,非上諭伯顏以曹彬不殺意也,其屈法生之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八回》:「朝廷有過上諭,原說不久就要裁撤厘局的,怎么又添了這許多捐局呢?」
英語imperial edict, see also 聖諭|圣諭[sheng4 yu4]
法語décret impérial, édit impérial
1.一百零四、一日,家鄉故交黃子申上門拜見,望提攜一二,行健慨然應諾,上疏薦為諫議大夫,沒二天,皇上諭旨下達,擢用黃子申為諫議大夫。
2.雍正、乾隆都自負才辯,喜歡跟臣下打筆墨官司,御筆上諭動輒數百言。
3., 胤禎佯做無奈的說道,心里卻是暗笑,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國家,一道上諭,便可讓你這什子天主教蕩然無存,我還怕你傳教?信教自由,這是我們的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