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hòng shuō
注音ㄓㄨㄥˋ ㄕㄨㄛ
繁體眾說
詞性名詞
⒈ ?多種多樣的說法。
例眾說紛紜。
英various ideas;
⒈ ?各種學說或議論。
引漢 揚雄 《法言·學行》:“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,仰圣人而知眾説之小也。”
《新唐書·禮樂志三》:“然為之者至無所據依,乃引天地、四時、風氣、乾坤、五行、數象之類以為倣像,而眾説亦不克成。”
金 王若虛 《論語辨惑四》:“晦庵(朱熹 )擇取眾説,頗為精簡。”
⒈ ?各式各樣的說法。
引漢·揚雄《法言·學行》: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,仰圣人而知眾說之小也。」
例如:「眾說紛紜」。
1.關于這部電影人們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
2.摘要楊慎的卒年卒地,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展討論以來,一直眾說紛紜、莫衷一是。
3.關于****席在滴水洞與世隔絕11天,社會上眾說紛紜,傳得沸沸揚揚。
4., 作為小說家,德萊塞的地位向來眾說紛紜,褒貶不一。
5.就在大家各抒己見,眾說紛呈,甚至形成了百家爭鳴這樣罕見的局面之時,從青霄祭壇之內傳出了一個令整個萬劍城陷入了一片沸騰的消息。
6., 作為小說家,德萊塞的地位向來眾說紛紜,褒貶不一。
7.由于立法的不明確,在理解"因逃逸致人死亡"的問題上,眾說紛紜,可謂百家爭鳴。
8.專家對恐龍的滅絕問題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
9.有關這些史跡的考證,學術界仍是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.
10.阿爾都塞是不是結構主義者?他與結構主義是什么關系?人們對此仍然眾說紛紜、莫衷一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