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fǔ fú
注音ㄈㄨˇ ㄈㄨˊ
詞性動詞
⒈ ?趴在地上;表示低頭屈服。
例俯伏姿勢。
英lie prostrate;
⒈ ?俯首伏地,多表示恐懼屈服或極端崇敬。
引《六韜·發(fā)啟》:“弭耳俯伏。”
漢 賈誼 《新書·階級》:“吏民嘗俯伏以敬畏之矣?!?br />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陰隱客》:“至一大門,勢侔樓閣,門有數(shù)人俯伏而候?!?br />《紅樓夢》第一〇五回:“賈赦 等聽見,俱俯伏在地。”
魯迅 《鑄劍》:“這時滿城都議論著國王的游山,儀仗,威嚴(yán),自己得見國王的榮耀,以及俯伏得有怎么低,應(yīng)該采作國民的模范等等?!?/span>
⒉ ?彎著身子。
引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胥(伍子胥 )乃張弓布矢欲害使者,使者俯伏而走?!?/span>
⒈ ?趴在地上。
引《史記·卷六九·蘇秦傳》:「蘇秦之昆弟妻嫂側(cè)目不敢仰視,俯伏侍取食?!?br />《紅樓夢·第六三回》:「賈珍父子忙按禮換了兇服,在棺前俯伏。」
英語to lie prostrate
1.既然他經(jīng)常俯伏在銀箱上,他怎么會上升到高尚的境界?
2.一旦高車駟馬,旗旄導(dǎo)前而騎卒擁后,夾道之人,相與駢肩累跡,瞻望咨嗟;而所謂庸夫愚婦者,奔走駭汗,羞愧俯伏,以自悔罪于車塵馬足之間。
3.既然他經(jīng)常俯伏在銀箱上,他怎么會上升到高尚的境界?狄德羅
4.如果你沒有勇氣搏擊長空,那么將永遠(yuǎn)在地上俯伏爬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