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chá shì
注音ㄔㄚˊ ㄕˋ
繁體察視
⒈ ?考察;視察。
⒉ ?仔細看,查看。
⒊ ?官職名。監察御史的別稱。
⒈ ?考察;視察。
引唐 元結 《與韋洪州書》:“某聞古之賢達居位也,令當世頌其德,后世師其行,何以言之?在分君子小人,察視邪正。”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其為御史也,則察視臧否,糾遏姦邪。”
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實二》:“蓋 元豐 末, 陸師閔 提舉 川 陜 茶馬,運茶抵 陜,蜀 人苦之。中丞 蘇轍 、御史 呂陶 以為言, 司馬 丞相 建 遣戶部郎官 黃廉 往察視。”
⒉ ?仔細看,查看。
引《東觀漢記·和熹鄧皇后傳》:“徒 杜泠 不殺人,自誣,被掠羸困,使輿見,畏吏,不敢自理。吏將去,微疾舉頸,若欲有言,太后察視覺之,即呼還問狀,遂信。”
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染坊椎》:“陳 妻雖沉兒,猶恐兒不死,復往河邊察視,不見兒,但見椎在水。”
⒊ ?官職名。監察御史的別稱。
引宋 王禹偁 《送姚著作之任宣城》詩:“第三牓中第二人,今在烏臺為察視。”
1.探視聽言動無息之本,可以知性,察視聽言動不怠之際,可以會情。視聽言動,道義明著,孰知其為此心?視聽言動,物欲引取,孰知其為人欲?是故誠成天下之性,性立天下之有,情效天下之動,心妙性情之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