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pī lòu
注音ㄆ一 ㄌㄡˋ
繁體紕漏
⒈ ?因疏忽而產生的錯誤疏漏。
英careless mistake; small accident;
⒈ ?錯誤疏失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》、 宋 孔平仲 《續世說》兩書均有《紕漏》篇,記謬誤不合之事。
引清 錢謙益 《讀杜小箋上·送高三十五書記》:“劉辰翁 云:‘崆峒,猶言一大地也?!劼┲链?,稍知《兔園冊》者不為,而世猶宗之,何也?”
清 王鳴盛 《十七史商榷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·建康實錄》:“其麤疏紕漏,不可勝摘?!?/span>
⒉ ?指錯誤,事故。
引魏巍 《東方》第四部第一章:“如果不是 小楊 作風嚴厲,很可能還會出一點小小的紕漏?!?/span>
⒈ ?疏漏謬誤。今多指辦事出差錯,或貪污舞弊等情事被舉發。也作「皮漏」。
例如:「那件工程又出紕漏。」
近漏洞
1.如果是這樣,父王如此調兵就出大紕漏了,城墻一破,后果不堪設想,正值壯年的崖丹一身冷汗。
2.快刀不磨要生繡,安全不抓出紕漏。
3.世上無十全十美之事。必有紕漏,定有破綻,針無兩頭利,得到一些,也會失去一些。所以決定去留取舍之際,必有犧牲。
4., 螞蟻上樹,然后是樹上開花和暗度陳倉,這三步我們都做到了,而且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紕漏。
5.一路上風光旖旎,但聶不凡卻無心觀賞,須彌到了正廳,眾人下車入殿,眾多服侍的下人伺候他們下車,前行,落座,無不僅僅有條,沒有絲毫紕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