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ōu mín
注音一ㄡ ㄇ一ㄣˊ
繁體憂民
⒈ ?謂關(guān)心人民疾苦。
⒈ ?謂關(guān)心人民疾苦。
引明 李贄 《與焦若侯書》:“但 半山 過于自信,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,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。”
羅惇曧 《文學(xué)源流》:“孟子 言仁心、仁政、仁術(shù),皆發(fā)揮仁字。至於保民、養(yǎng)民、憂民,皆從不忍人之心發(fā)出。”
⒈ ?為民憂思。
引明·李贄〈與焦弱侯書〉:「但半山過于自信,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,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。」
1.他們隱姓埋名,雖身處江湖,卻憂國憂民;雖赴湯蹈火,卻再所不辭。
2.那時候,他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*裁者,也不再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青年。
3.古往今來,憂國憂民一直是文人志士寫詩作文的主要內(nèi)容。
4., 只字片語間可見,兼容并包的開闊胸襟,只字片語間,可見憂國憂民之情懷,只字片語間,可見其雄心,可見其胸有溝壑百萬兵,安邦定國凌云志。
5.,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,以國事為己任,前仆后繼臨難不屈,保衛(wèi)祖國,關(guān)懷民生,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(jīng)劫難而不衰。
6.人生的真正價植首先在于對社會的奉獻。“老吾老。以及人之老”是我們民族千秋相傳的美德。范仲淹在岳陽樓下長嗟嘆,杜少陵“安得廣廈千萬間”,樂于助人,已升華為憂國憂民之情。無怪乎人們總贊美這一金玉良言。
7.二百十五、屈原的《離騷》充分表現(xiàn)了他憂國憂民的強烈感情。
8.丞相大人憂國憂民,朕理當褒獎,哪有降罪之理!
9.千百年來,膾炙人口的《岳陽樓記》抒發(fā)了先憂后樂、憂國憂民的情懷,吸引了無數(shù)海內(nèi)外游客前往觀賞。
10.古往今來,憂國憂民一直是文人志士寫詩作文的主要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