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wēn tūn
注音ㄨㄣ ㄊㄨㄣ
繁體溫暾
⒈ ?水、酒等溫而不熱。
例溫暾水。
英lukewarm; tepid;
⒉ ?不爽利;不干脆。
例溫暾之談。
英sloppy; slovenly;
⒈ ?亦作“溫燉”。微暖;不冷不熱。
引唐 王建 《宮詞》之四八:“新晴草色緑溫暾,山雪初消 滻水 渾。”
唐 白居易 《別氈帳火爐》詩:“婉軟蟄鱗蘇,溫燉凍肌活。”
沙汀 《困獸記》二七:“天空也似乎因為這一群不幸者而變色了,忽然陰云四合,掩蔽了正當中天的溫暾的太陽。”
⒉ ?不爽利。
引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小秦淮錄》:“性溫暾,寡言笑,偶一雅謔,舉座絶倒。”
魯迅 《華蓋集·并非閑話(三)》:“即使還寫,也許不過是溫暾之談,兩可之論,也即所謂執中之說,公允之言,其實等于不寫而已。”
⒈ ?微暖而不熱。唐·王建〈宮詞〉一〇〇首之四八:「新晴草色綠溫暾,山雪初消漸出渾。」也作「溫燉」。
1.他饞涎欲滴地望著那塞滿五香碎肉的一束束發亮的臘腸,并且安詳地吸著調了香料做熟的豬血所發散出來的溫暾氣兒。
2., 既可觀看國家級森林公園來鳳山四季景色,又可將和順淳樸田園風光近收眼下,品位著和順溫暾溫暾的柔軟時光。
3.另外(難免有一些另外),中國人既溫暾又酷烈,有不可思議的耐性,能與任何禍福作無盡之周旋。在心上,不在話下,十年如此,百年不過是十個十年,忽然已是千年了。木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