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fú yīng
注音ㄈㄨˊ 一ㄥ
⒈ ?〈書〉(道理、格言等)牢牢記在心里;衷心信服。
⒈ ?銘記在心;衷心信奉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得一善,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”
朱熹 集注:“服,猶著也;膺,胸也。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,言能守也。”
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歲遙遙兮難極,冤悲痛兮心惻;腸千結兮服膺,於乎哀兮忘食。”
宋 周煇 《清波雜志》卷八:“愿郎君捐有餘之才,崇未至之德,前哲訓迪后進,拳拳如此,為后進者,得不服膺而書紳。”
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袁趙蔣》引 清 程原湘 詩:“平生服膺止有兩, 江 左 袁公江 右 蔣。”
郁達夫 《沉淪》四:“他從小服膺的‘身體發膚’‘不敢毀傷’的圣訓,也不能顧全了。”
⒈ ?記在心中,不會忘記。
引《漢書·卷六五·東方朔傳》:「唇腐齒落,服膺而不釋,好學樂道之效,明白甚矣。」
近謹記
英語to bear in mind
1.俞劍華先生畢生服膺藝術,博覽群書、學貫古今,尤其對中國繪畫理論有著系統探究,豪論宏議,著作迭出。
2.李牧足智多謀,善于統軍,代北上下無不服膺,為人忠正亢直,乃是難得的良將之才,用兵不在武安君之下!
3.俞劍華先生畢生服膺藝術,博覽群書、學貫古今,尤其對中國繪畫理論有著系統探究,豪論宏議,著作迭出。
4.一百零四、再者,在1966到1976文化大*命的那幾年,我們看到有些人對孔子學說極盡批判之能事,但今天他們又成為拳拳服膺孔學的學者,我們要如何將他們的思想或著作當真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