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jīng xīng
注音ㄐ一ㄥ ㄒ一ㄥ
繁體經星
⒈ ?舊稱二十八宿等恒星曰經星。與行星稱緯星相對。因恒星相對位置不變,故稱。
⒉ ?即歲星。
⒈ ?舊稱二十八宿等恒星曰經星。與行星稱緯星相對。因恒星相對位置不變,故稱。
引《穀梁傳·莊公七年》:“夏,四月,辛卯,昔,恒星不見。恒星者,經星也。”
范寧 注:“經,常也,謂常列宿。”
《漢書·天文志》:“凡天文在圖籍昭昭可知者,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,積數七百八十三星,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。”
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象數一》:“星有三類:一、經星,北極為之長;二、舍星,大火為之長;三、行星,辰星為之辰。”
⒉ ?即歲星。參見“歲星”。
引《史記·天官書》“察日、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” 唐 司馬貞 索隱引《天官占》:“歲星,一曰應星,一曰經星,一曰紀星。”
⒈ ?舊時對恒星的稱呼,因其位置不變,故稱為「經星」。相對于緯星而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