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fù dé
注音ㄈㄨˋ ㄉㄜˊ
繁體賦得
⒈ ?凡摘取古人成句為詩題,題首多冠以“賦得”二字。如南朝梁元帝有《賦得蘭澤多芳草》一詩。科舉時代的試帖詩,因試題多取成句,故題前均有“賦得”二字。亦應用于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。后遂將“賦得”視為一種詩體。即景賦詩者也往往以“賦得”為題。
⒈ ?凡摘取古人成句為詩題,題首多冠以“賦得”二字。如 南朝 梁元帝 有《賦得蘭澤多芳草》一詩。科舉時代的試帖詩,因試題多取成句,故題前均有“賦得”二字。亦應用于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。后遂將“賦得”視為一種詩體。即景賦詩者也往往以“賦得”為題。
引魯迅 《而已集·革命文學》:“‘賦得革命,五言八韻’是只能騙騙盲試官的。”
朱光潛 《談文學·作文與運思》:“從前人寫舊詩標題常用‘偶成’和‘賦得’的字樣……‘賦得’者定題分韻,拈得一字,就用它為韻做詩。”
⒈ ?古人與朋友分題賦詩,分到題目稱為「賦得」。如唐代韋應物的〈賦得暮雨送李曹〉詩。
1.人的知識或者是天賦得來的,或者是背后奮斗努力得來的。
2.人的知識或者是天賦得來的,或者是背后奮斗努力得來的。
3.人的知識或者是天賦得來的,或者是背后奮斗努力得來的。
4.賦得江邊柳,翠色連荒岸,煙姿入遠樓。影鋪秋水面,花落釣人頭。根老藏魚窟,枝低系客舟。瀟瀟風雨夜,驚夢復添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