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lùn zhēng
注音ㄌㄨㄣˋ ㄓㄥ
繁體論爭
詞性動詞
⒈ ?由于政治、學術等問題上的分歧而爭論。
例肯塔基州同意加入合眾國之前的論爭和喧嚷。
英contention; argument; controversy; debate;
⒉ ?在討論或辯論中的爭辯或提出相對的論點。
例自由貿易與關稅集團之間的論爭。
⒈ ?亦作“論諍”。爭辯;論戰。
引宋 曾鞏 《故朝散大夫孫公行狀》:“而是時,朋黨之議亦已起,大臣相次去位,公上書論爭,語尤切。”
宋 陸游 《南唐書·常夢錫傳》:“夢錫 終日論諍不能勝。”
梁啟超 《辯論術之實習與學理序》:“廣集諸異己者為累月之論諍,往往以生命賭勝負。”
阿英 《關于瞿秋白的文學遺著》:“魯迅 先生頗不以這樣的‘辱罵’為然,只是主張‘論爭’。”
⒈ ?爭辯是非曲直。
例如:「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論爭,無聊極了。」
1.據說人們生下來不是亞里士多德式,便是柏拉圖式。這等于說,任何抽象性質的爭辯都是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論爭的一個片斷。
2.我們時代在呼喚創新,但是仔細研究之后不難發現,我們的商法在與市場經濟發展同步前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,但是卻是在摸索中前進,缺乏足夠的理論爭鳴,也沒有研究者振聾發聵的聲響。
3.淳熙三年,考亭先生朱熹與象山先生陸九淵相會于江西上饒鵝湖寺,二人為儒家正統辯論爭持,為儒武優劣比武較技,以至互相嘲諷,不歡而散。
4.淳熙三年,考亭先生朱熹與象山先生陸九淵相會于江西上饒鵝湖寺,二人為儒家正統辯論爭持,為儒武優劣比武較技,以至互相嘲諷,不歡而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