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問

詞語解釋
不問[ bù wèn ]
⒈ ?不慰問。
⒉ ?不過問;不詢問。
⒊ ?不管;無論。
⒋ ?不依法處分;不追究刑事責任。
引證解釋
⒈ ?不慰問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大行人》:“出入三積,不問壹勞。”
⒉ ?不過問;不詢問。
引《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》:“漢王 以為然,乃出黃金四萬斤,與 陳平,恣所為,不問其出入。”
唐 李商隱 《賈生》詩:“可憐夜半虛前夕,不問蒼生問鬼神。”
宋 曾鞏 《兜率院記》:“至于浮屠人雖費如此,皆置不問,反傾府空藏而棄與之。”
夏衍 《不愁沒有工作》:“但是 上海 就是這樣的可以放置不問了嗎?”
⒊ ?不管;無論。
引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耕田》:“凡耕:高下田,不問春秋,必須燥溼得所為佳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燕子賦變文》:“雀兒出來,不問好惡,拔拳即搓。”
元 關漢卿 《救風塵》第三折:“不問官妓私科子,只等有好的來你客店里,你便來叫我。”
⒋ ?不依法處分;不追究刑事責任。
引唐 韓愈 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朕即赦 元濟 不問,迴軍討之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兵部·武弁殺邑令父子》:“乃父子俱死箠楚,寧非衣冠奇禍,何以置 興 不問? 興 尋病,得伏枕死。”
毛澤東 《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》:“在這個問題上,必須實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,即首惡必辦,脅從者不問,立功者受獎的政策,不可偏廢。”
國語辭典
不問[ bù wèn ]
⒈ ?不計較,不管。
引宋·岳飛〈題新淦古寺壁〉詩:「斬除元惡還車駕,不問登壇萬戶侯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八回》:「董氏宗族,不問長幼,皆封列侯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不問"的意思解釋、不問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這事雖然與我無關,但就發生在我眼前,我能不聞不問,袖手旁觀嗎?
2.他粗暴無禮,我再也不能不聞不問了。
3.此時綠衣女子正用左手輕托著自己的茶碗,右手捻著碗蓋,閑雅舒徐,用嘴輕輕吹去浮在水面上的茶末,對身周發生的一切宛若不聞不問。
4.他是她的劫,不聞不問,不見不念,也能鉗制她,何況見上一面。安逸
5.后來,溥儀逃至長春,成為了偽滿洲執政府的傀儡,他更是對婉容置若罔聞,不聞不問。
6.不愁生計,不問俗事,不求聞達,不亦快哉。董橋
7.吉姆,我時間不多了,我給你一個警告,所有被美國父母沖進廁所,而且從此不聞不問的鱷魚,全都回來做窩了。
8.他總是拿忙當藉口,對家人不聞不問的。
9.清新脫俗的百合花散發淡淡的清香,就像醉人的女人香,風中搖曳有如婀娜多姿的清秀佳人,不問塵事,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。
10.走到自己房里去,關了門,相府千金是不作興有那些小家氣的矯羞的,因此她只是很落寞,不聞不問。其實也用不著裝,天生的她越是有一點激動,越是一片白茫茫,從太陽穴,從鼻梁以上——簡直是頂著一塊空白走來走去。
相關詞語
- bù dà不大
- bù xiǎng不想
- bù gǎn不敢
-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
- zhuì zhuì bù ān惴惴不安
-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聲不響
- bù xiáng不詳
-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
- bù gù不顧
-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
- jiàn suǒ bù jiàn見所不見
- bù guǎn不管
- bù xiàng不像
- bù dòng zūn不動尊
- bù duàn不斷
- bù róng不容
- bù hǎo yì sī不好意思
- bù suàn不算
- bù ān不安
- bù lǐ cǎi不理睬
- bù dìng不定
- hé bù何不
- yī yī bù shě依依不舍
- bù xǔ不許
- bù lùn不論
- bù xiàng不象
-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
- bù dé不得
- bù fǎ不法
- bù shí不時
- bù zhí不直
- bù fāng biàn不方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