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友
![四友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idian15273.png)
詞語解釋
四友[ sì yǒu ]
⒈ ?指周文王四個親信大臣南宮括、散宜生、閎夭、太顛。晉張華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文王四友:南宮括、散宜生、閎天、太顛。”一說太顛作太公望。見《圣賢群輔錄》卷上。《詩·大雅·文王序》孔穎達疏引《殷傳》云:“西伯得四友獻寶,免于虎口而克耆。”
⒉ ?指孔子四個學生顏淵、子貢、子張、子路。《孔叢子·論書》:“孔子曰:'吾有四友焉。自吾得回(顏淵)也,門人加親,是非胥附乎?自吾得賜(子貢)也,遠方之士日至,是非奔輳乎?自吾得師(子張)也,前有光,后有輝,是非先后乎?自吾得仲由(子路)也,惡言不至于門,是非御侮乎?'”一說四友中或有子夏。
⒊ ?指四位相知的朋友。如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登傳》以諸葛恪、張休、顧譚、陳表為太子孫登四友;《晉書·王澄傳》以王敦、謝鯤、庾敳、阮修為王衍四友;《南齊書·褚炫傳》以褚炫、劉俁、謝朏、江斅為四友;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上·杜審言》以崔融、李嶠、蘇味道、杜審言為“文章四友”。
⒋ ?借指文房四寶,即筆、墨、紙、硯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周文王 四個親信大臣 南宮括、散宜生、閎夭、太顛。
引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文王 四友:南宮括、散宜生、閎天、太顛。”
一說 太顛 作 太公望。見《圣賢群輔錄》卷上。 《詩·大雅·文王序》 孔穎達 疏引《殷傳》云:“西伯 得四友獻寶,免於虎口而克 耆。”
⒉ ?指 孔子 四個學生 顏淵、子貢、子張、子路。
引《孔叢子·論書》:“孔子 曰:‘吾有四友焉。自吾得 回 ( 顏淵 )也,門人加親,是非胥附乎?自吾得 賜 ( 子貢 )也,遠方之士日至,是非奔輳乎?自吾得 師 ( 子張 )也,前有光,后有輝,是非先后乎?自吾得 仲由 ( 子路 )也,惡言不至於門,是非御侮乎?’”
一說四友中或有 子夏。晉 陶潛 《與子儼等疏》:“子夏 有言曰:‘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’四友之人親受音旨,發斯談者,將非窮達不可妄求,壽夭永無外請故耶?”
⒊ ?指四位相知的朋友。如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登傳》以 諸葛恪、張休、顧譚、陳表 為太子 孫登 四友;《晉書·王澄傳》以 王敦、謝鯤、庾敳、阮修 為 王衍 四友;《南齊書·褚炫傳》以 褚炫、劉俁、謝朏、江斅 為四友;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上·杜審言》以 崔融、李嶠、蘇味道、杜審言 為“文章四友”。
⒋ ?借指文房四寶,即筆、墨、紙、硯。
引宋 謝翱 《文房四友嘆》:“兵后四友流落,有訪而得之者,則頂禿足折,笏碎幅裂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四友"的意思解釋、四友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這個畫展展示了蘇門四友的繪畫藝術成就。
2.蘇門四友的作品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3., 另外,展覽序廳內還別出心裁地設立了一個寶座間,紫檀嵌琺瑯山水圖寶座以及高近3米的紫檀嵌琺瑯四友圖屏風,讓觀眾足以領略恢弘大氣的皇家風范。
4.眾人也不多問,誰沒有三朋四友?一番囑咐之后,大家趕往上丹莊,而偌大的寶沌城,現在只有江喬羽孤身一人了。
5.養一身正氣,遣兩袖清風,邀三朋四友,逛五湖四海,逢六六大順,話七嘴八舌,得九牛一毛,仍十分高興!建黨節快樂!
6.蘇門四友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名人。
7.蘇門四友的作品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。
8.蘇門四友的才華和成就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據重要地位。
9.今年七一行動指南:養一身正氣,遣兩袖清風,邀三朋四友,逛五湖四海,逢六六大順,話七嘴八舌,得九牛一毛,仍十分高興!建黨節快樂!
10.七一行動指南:養一身正氣,遣兩袖清風,邀三朋四友,逛五湖四海,逢六六大順,話七嘴八舌,花九牛一毛,得十分高興!建黨節快樂。
相關詞語
- péng yǒu朋友
- sì jiāo四郊
- sì fāng guǎn四方館
- yǒu hǎo友好
- sì bǎi zhōu四百州
- shì yǒu勢友
- sì zhǔ dé四主德
- sì hé yuàn四合院
- nián yǒu年友
- shí yǒu石友
- yǒu zhí友執
- sì fāng四方
- shí yǒu十友
- sì píng shì四平市
- sì hé fáng四合房
- shì yǒu士友
- sì fāng zhì四方志
- shī yǒu詩友
- sì shēng四聲
- sì hé tóu四合頭
- sì fāng bù四方步
- huì yǒu會友
- shī yǒu師友
- sì xiāng gé四香閣
- sì huà四化
- sì lù四路
- sì bǎi sì bìng四百四病
- sì shí shí四食時
- sì tóng四同
- shí yǒu時友
- sì zhōu四周
- sì zhì四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