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chāo shì
注音ㄔㄠ ㄕˋ
⒈ ?謂杰出不凡、異乎尋常。
⒉ ?猶出世,出塵。
⒈ ?謂杰出不凡、異乎尋常。
引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上》:“顯忠貞之節(jié),立超世之功。”
宋 蘇軾 《晁錯論》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”
明 張居正 《答奉常陸五臺論治體用剛書》:“以丈素有超世之識,知僕所以肩鉅承艱之心,為能疏附后先,以共濟艱危也。”
⒉ ?猶出世,出塵。
引宋 曾鞏 《<李白詩集>后序》:“志氣宏放,飄然有超世之心。”
明 高啟 《春日懷十友·呂道士敏》詩:“晨策思頻往,聆君超世言。”
1.古之成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也。
2.十二、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3.古之成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4.“太祖(指曹操)運籌演謀,鞭撻宇內……可謂非常之人,超世之杰矣。
5.古之成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蘇軾
6.1000萬的資金要蓋70層的高樓;10歲的公司提出5年趕超世界500強的目標;30萬身價的老板幻想著激動人心的遠景,小項目不愿做大項目做不了……人性的弱點放在商人身上,其結局就更顯悲壯。
7.古今之成大事業(yè)者,非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8.古之成大事者,唯有超世之才,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9.古之立大事者,不唯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
10.古之立大志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