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xiāng lǐ
注音ㄒ一ㄤ ㄌ一ˇ
繁體相禮
⒈ ?贊禮。
⒈ ?贊禮。
引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問誰相禮,則 華元、駟騑。”
南朝 梁 沉約 《梁三朝雅樂歌·俊雅之三》:“百司揚職,九賓相禮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五:“徐達 相禮到客人坐定了席,正要‘請湯!’‘請酒!’是件贊唱,忽然不見了他。”
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五五回:“﹝ 齊景公 ﹞既至 絳州,見了 晉昭公,昭公 設宴享之。 晉國 是 荀吳 相禮, 齊國 是 晏嬰 相禮。”
⒈ ?導引、襄助他人行禮。也作「贊禮」。
引《國語·楚語上》:「問誰相禮?則華元、駟騑。」
《二刻拍案驚奇·卷二五》:「徐達相禮到客人坐定了席,正要『請湯!』『請酒!』是件贊唱,忽然不見了他。」
1.了解情況后,民警對爭吵雙方進行了教育,遇人處事應平心靜氣,互相禮讓,而不是針鋒相對,無端鬧事。
2.鄭定公到晉國聘問,子太叔為相禮,鄭定公進見范獻子士鞅,范獻子曰:“王室內亂,敝邑未能拜見貴君王,君侯以為王室如何?”。
3.當時的隨行大夫都有負責相禮的任務,為自己的國君安排好各種應酬禮節,要命的是不但魯昭公自己,連他這次帶來的孟僖子也不善于禮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