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tóng bǎn
注音ㄊㄨㄥˊ ㄅㄢˇ
繁體銅板
詞性名詞
⒈ ?演唱快書等打拍子用的板狀器具,多用銅制成。
英copper coin;
⒉ ?清朝末年之后使用的由銅制成的貨幣,相當于現在的硬幣。
英copper;
⒈ ?銅元。
引毛澤東 《我們的經濟政策》:“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,為著我們的經濟建設,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。”
豐子愷 《緣緣堂隨筆·大帳簿》:“共和廳里的一壺茶要兩角錢,看一看獅子要二十個銅板。”
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卜老板 只肯出到一元九角一擔,一個銅板不肯再添。”
⒉ ?銅制板材。
引《清會典·戶部·錢法》:“又奏準購定 東洋 十足銅板一百萬斤,九九五成銅甎一百五十萬斤。”
⒊ ?銅版。參見“銅版”。
引《文獻通考·錢幣二》:“令都茶場會子庫將第四界銅板,接續印造會子二百萬。”
⒋ ?銅制的演唱快書等打拍子用的板狀器具。
⒈ ?銅制的錢幣。今多泛稱硬幣。
例如:「請借我一個銅板打電話。」
⒉ ?演唱快書時,用來打拍子的半月形板狀器具,多用銅制成。
1., 表演者將細細的鼓槌在圓鼓上一敲,兩片月牙銅板一打,墜胡伴奏,大鼓書段子張口就來。
2.喬凡知道十個銅板,對他意為著什么,那是父母在地里勞作半年的收入啊,自然連連稱是滿口應承:“謝師傅栽培,我以后做事定盡心盡力,決不馬虎?”。
3.萊鋼煉鋼廠應用高冷卻強度結晶器技術,將原組合銅板式斷面結晶器改造為高效管式結晶器。
4.她養尊處優,而他口袋里連兩個銅板都沒有。
5.他們贏了兩個銅板,卻把一百萬都輸了給敵人,還會為此而自鳴得意呢。
6., 本文探討了在銅板紙上用活性染料生產轉移印花紙的工藝,并對棉、粘膠和真絲織物轉移印花工藝進行了試驗。
7.把我揪出去示眾好了!一個共產黨員,到了這個時候還不敢站出來講話,一個銅板也不值!話音戛然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