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wēi jiàn
注音ㄨㄟ ㄐ一ㄢˋ
繁體微賤
詞性形容詞
⒈ ?指地位低微。
例出身微賤。
英lowly; humble;
⒈ ?卑微;低賤。亦指卑微低賤之人。
引《詩·小雅·緜蠻序》:“大臣不用仁心,遺忘微賤。”
《南史·文學傳·檀超》:“超 舉動嘯傲,不以地勢推之,張目謂曰:‘我與卿俱是國家微賤時外戚耳,何足以一爵高人!’”
唐 劉云 《婕妤怨》詩:“秋扇尚有時,妾身永微賤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陳 官人名流貴客,只怕他嫌棄微賤,未肯相收。”
聞一多 《紅燭·憶菊》:“你不象這里的熱欲的薔薇,那微賤的紫蘿蘭更比不上你。”
⒈ ?卑微低賤,指地位低下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一一八回》:「愚聞鄧艾出身微賤,幼為農(nóng)家養(yǎng)犢。」
《二刻拍案驚奇·卷一二》:「陳官人名流貴客,只怕他嫌棄微賤,未肯相收。」
1.微賤往往是非野心的階梯,憑借著它一步步爬上了高處;當他一旦登上了最高的一級之后,他便不再回顧那梯子;他的眼光彩奪目仰望云宵,瞧不起他從前所恃為憑借的低下的階梯。莎士比亞
2.同樣出身微賤、知民間疾苦、禮遇賢才、勤政不輟的錢鏐、福建二王、后唐明宗、后周太祖都瞠乎其后,即使禮賢好學、眼光遠大的南唐烈祖也僅可望其項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