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?猶心性。佛教視心為萬法之源,故稱。
引唐 元稹 《度門寺》詩:“心源雖了了,塵世苦憧憧。”宋 邵雍 《暮春吟》:“自問心源無所有,答云疎懶味偏長。”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大易》:“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,乃知元亨利貞統於《乾》《坤》之妙。”李大釗 《民彝與政治》:“民能以秉彝之純瑩智照直證心源,不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,斯其包藴之善,自能發揮光大。”
1.客觀地說,我們要感謝郭美美,沒有她**白癡般的得瑟,你還仍然沉浸在美麗的謊言里,你的愛心源源不斷地成為人家床上的嫖資、桌上的餐資、臺上的賭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