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蘇
詞語解釋
扶蘇[ fú sū ]
⒈ ?亦作“扶胥”。
⒉ ?樹名。
⒊ ?古代兵車上的藩盾。
⒋ ?扶助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扶胥”。
⒉ ?樹名。
引《詩·鄭風·山有扶蘇》:“山有扶蘇,隰有荷華。”
毛 傳:“扶蘇,扶胥,小木也。”
馬瑞辰 通釋:“《釋木》:‘輔,小木。’小木即木之名。 錢大昕 曰:‘扶、輔聲義皆相近,長言為扶蘇,急言為輔。’其説是也……胥、疏、蘇疊韻,古通用。”
⒊ ?古代兵車上的藩盾。
引《周禮·夏官·司戈盾》“及舍,設藩盾,行則斂之” 漢 鄭玄 注:“藩盾,盾可以藩衛者,如今之扶蘇與?”
孫詒讓 正義:“云今之扶蘇者…… 惠士奇 云:‘蘇與胥古文通,故扶蘇一作扶胥,蓋 秦 漢 間語, 周 之藩盾也。建之乘車,以蔽左右;軍旅會同,前后拒守,在車兩藩,故曰藩盾。’”
《六韜·軍用》:“凡用兵之大數,將甲士萬人,法用武衛大扶胥三十六乘……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。”
⒋ ?扶助。
引《黃庭內景經·若得》:“三真扶胥共房津,五斗煥明是七元。”
南朝 梁 陶弘景 《華陽頌》:“重離儻或似,七元乃扶胥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扶蘇"的意思解釋、扶蘇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群山環繞,綠草如茵,蒼勁的古樹拔天而上,枝葉扶蘇,蒼翠的樹葉蓊蔚洇潤,宛若晶瑩剔透的墨玉。
2.年少時的扶蘇機智聰穎,生具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,因此在政見上,經常與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馳。
3.年少時的扶蘇機智聰穎,生具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,因此在政見上,經常與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馳。
4.這些史材楊林前世均在書上讀過,如今處在秦末細想,從焚書到逐放公子扶蘇,始皇帝已經開始親手埋葬自己一手締造的王朝。
5.這深山里到處都是枝葉扶蘇,可此地卻只有一棵大樹,周遭均是矮小的草木,襯得這株如君王親臨,俯瞰眾生。
6.草地上捏面團似的拔地而起出幾株大樹,通體翠綠,枝葉扶蘇,結滿了金色的蘋果,纏繞大樹的藤蔓上也掛著數不清的銀色葡萄。
7.我羅霖雖然深受大秦先帝與太子扶蘇重若泰山之恩,然而我卻并無稱帝稱王之心。
相關詞語
- sū èr蘇二
- sū dá蘇打
- sū zhé蘇轍
- tú sū jiǔ屠蘇酒
- gū sū姑蘇
- sū lǐ nán蘇里南
- sū dōng pō蘇東坡
- fú zhèng扶正
- sū hé xiāng蘇合香
- sū mù蘇木
- sān sū三蘇
- sū cài蘇菜
- fú jiē扶接
- fú yè扶掖
- zǐ sū紫蘇
- sū xiǎo mèi蘇小妹
- fú xū扶胥
- fú wēi dìng qīng扶危定傾
- yì fú翼扶
- lū sū嚕蘇
- sū é蘇俄
- mǔ dān suī hǎo,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牡丹雖好,全仗綠葉扶持
- sū shēng蘇生
- xiǎo sū小蘇
- sū qū蘇區
- fú zhú扶竹
- hán cháo sū hǎi韓潮蘇海
- jiāng fú將扶
- fú zhèng扶證
- fú yú扶余
- fú lì扶力
- fú zhù扶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