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?古代指預兆災禍的星,如彗星等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十年》:“居其維首,而有妖星焉。”《晉書·惠帝紀》:“尉 氏雨血,妖星見于南方。”唐 劉禹錫 《平蔡州》詩之一:“蔡州 城中眾心死,妖星夜落照河水。”
⒈ ?古以彗星隱現不常,故稱為「妖星」。也作「祅星」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十年》:「居其維首,而有妖星焉。」
1.鐵馬云雕共絕塵,柳營高壓漢宮春。天清殺氣屯關右,夜半妖星照渭濱。下國臥龍空寤主,中原得鹿不由人。象床寶帳無言語,從此譙周是老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