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xié yùn
注音ㄒ一ㄝˊ ㄩㄣˋ
繁體葉韻
⒈ ?見“葉韻”。
⒈ ?亦作“葉韻”。
⒉ ?南北朝 時,學者因按當時語音讀《詩經》,韻多不和,便以為作品中某些字需臨時改讀某音,稱為葉韻。后人并以此應用于其他古代韻文。此風至 宋 代而大盛。 明 陳第 始建立“時有古今,地有南北,字有更革,音有轉移”的歷史語言觀,認為所謂葉韻的音是古代本音,讀古音就能諧韻,不應隨意改讀。參閱 明 陳第 《毛詩古音考序》。
⒊ ?作韻文時于句末或聯末用韻之稱。見“葉韻”。
引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論文·點化故事》:“借君銜以葉韻耳?!?br />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隨筆》卷五:“夫葉韻乃詞中最要之處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