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諦
詞語解釋
真諦[ zhēn dì ]
⒈ ?真切的理論和精義;奧妙所在。
例要弄清其中的真諦實非易事。
英truth;
引證解釋
⒈ ?原為佛教語。與俗諦合稱為“二諦”。亦泛指最真實的意義或道理。
引南朝 齊 周颙 《重答張長史書》:“若謂探道家之跡,見其來一于佛者,則是真諦實義,沿文可見矣。”
唐 元稹 《大云寺》詩:“真諦成知別,迷心尚有云。”
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晝錦》:“想浮生矇昧,誰辨雄雌,問前生難解紅蓮真諦。”
呂澂 《中國佛學源流略講》第五講:“從真諦來看是空,從俗諦來看是有。”
魯迅 《華蓋集續編·小引》:“這里面所講的仍然并沒有宇宙的奧義和人生的真諦。”
國語辭典
真諦[ zhēn dì ]
⒈ ?真實的意義。
引明·陳汝元《金蓮記·第三六出》:「想浮生蒙昧,誰辨雄雌,問前生,難解紅蓮真諦。」
⒉ ?人名。南朝梁陳間高僧,本是西天竺優襌尼國人,應梁武帝的邀請,在大同元年(西 元 546年)?到達中國,后在廣州刺史歐陽頠父子的支持下專心譯經,譯有《大乘唯識論》一卷、《攝大乘論》三卷、《中邊分別論》二卷、《阿毗達磨俱舍釋論》二二卷等,其中尤以《攝大乘論》影響最大,是南朝攝論學的依據,也是較有系統的介紹大乘瑜伽行派到中國的譯經家。
⒊ ?佛教用語。二諦之一。意為最究竟的真實。但佛教四派對此有不同的定義:一、毗婆沙宗說,事物雖已破滅或經理智分析后,心識依舊認為它是存在的,是為真諦;二、經部說,不待概念的賦予,其本身就已存在,而且經得起理智觀察的事物,是為真諦;三、唯識宗說,觀察實質的智慧所能覺察的對象,是為真諦;四、中觀宗說,在經驗世界中主客二元對立的狀態已經不存在,在這狀況下,直接現量所覺察的對象,是 為真諦,也就是空性。
引《阿毗達磨俱舍釋論·卷一六》:「若破無彼智,由智除余爾,俗諦如瓶水,異此名真諦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真諦"的意思解釋、真諦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又到中秋,又見明月,且讓我們坐成一個圓圓的月亮,細細地品味人生的奧妙,感受生活的真諦。一任月光,如流水,綿綿潺潺……
2., 從來不懂得心存感激的人,絕對體驗不出快樂的真諦。
3.成功的真諦不是最終的結果,也不是獲得鮮花與掌聲,而是追求成功過程中的奮斗。
4.生活的真諦在于創新,生活的理想在于遠大,生活的藝術在于選擇,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實,生活的樂趣在于追求,生活的安樂在于平淡。過于欣賞自己,就發現不了別人的優點;過于贊賞別人的優點,就會看不見自己的長處。
5.當一個衰弱的民族,貫串到了進行的真諦,就會屹立于能人之林,只要實驗他該有的責任,本領洗澡在與平之風中。
6.我們終于來到以前憧憬過自由自在的年紀,卻發現開始只需要一小片天空的視野,照得見自己的前程,照得見生活的真諦,就好了。張怡微
7.生命的真諦不在于運動而在于戰斗。
8.人生要敢于接受挑戰,經受得起挑戰的人才能夠領悟人生非凡的真諦,才能夠實現自我無限的超越,才能夠創造魅力永恒的價值。
9.讀書是一種馳騁,在風云變幻改朝換代的輪回中,讀書人的思想與八百里秦川厚土與貫穿數千年的歷險情節一起,馳騁與一片朔風疆場,找到了一具粗獷而強悍的生命原形,上面刻著“人生真諦”。
10.生命是茶,飄逸著沁脾的花香;生命是酒,散發著濃烈的芬芳;生命是咖啡,只有細細品嘗,才能體味這淡淡苦澀中所蘊含的真諦。
相關詞語
- zhēn niáng真娘
- zhēn lǐ bào真理報
- zhēn yì真義
- zhēn xīn真心
- guǒ zhēn果真
- wéi zhēn為真
- zhēn měi真美
- zhēn zhèng真正
- zhēn zhǔ真主
- zhēn jì真寂
- xiě zhēn寫真
- zhēn qíng真情
- zhēn tǔ真土
- rèn zhēn認真
- zhēn mìng tiān zǐ真命天子
- chuán zhēn傳真
- zhēn shì真是
- zhēn xiāng真香
- zhēn yào真要
- zhēn cháng真常
- zhēn lǐ真理
- zhēn xiāng míng真香茗
- zhēn qì真炁
- ān dì安諦
- fǎng zhēn仿真
- dì wèi諦味
- táo zhēn淘真
- zuì zhōng zhēn醉中真
- zhēn jiě真解
- yí zhēn遺真
- zhēn gé真格
- zhēn kōng bèng真空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