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子
詞語解釋
甲子[ jiǎ zǐ ]
⒈ ?干支紀年或記歲數時六十組干支輪一周稱一個甲子,共六十年。
英a cycle of sixty years;
⒉ ?歲月,年歲。
英years;
引證解釋
⒈ ?甲,天干的首位;子,地支的首位。古代以天干和地支遞次相配,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之類,統稱甲子。從甲子起至癸亥止,共六十,故又稱為六十甲子。古人用以紀日或紀年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勿躬》:“大橈 作甲子, 黔如 作虜首。”
《后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記稱 大橈 作甲子, 隸首 作數。二者既立,以比日表,以管萬事。”
劉昭 注引《月令章句》:“大橈 探五行之情,占斗綱所建,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,謂之干,作子丑以名月,謂之枝,枝干相配,以成六旬。”
唐 韓愈 《息國夫人墓志銘》:“元和 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
清 黃宗羲 《歷代甲子考》:“按歷代甲子,自 魯隱公 元年己未以下,載籍皆可考據,無有異同。”
⒉ ?泛指歲月,光陰。
引唐 杜甫 《春歸》詩:“別來頻甲子,倏忽又春華。”
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一折:“嘆人間甲子須臾,眨眼間白石已爛。”
明 高啟 《樵》詩:“逢仙休看弈,甲子易駸駸。”
⒊ ?年歲;年齡。
引前蜀 貫休 《贈軒轅先生》詩:“略問先生真甲子,只言弟子是 劉安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胡四相公》:“嘗問其甲子,殊不聞記憶,但言見 黃巢 反,猶如昨日。”
蕭三 《祝保羅·羅伯遜六十大壽》詩:“祝福你長生不老,重添甲子。”
⒋ ?季節;歲序。
引唐 高適 《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》詩:“歲時當正月,甲子入初寒。”
唐 杜甫 《重簡王明府》詩:“甲子西南異,冬來只薄寒。”
⒌ ?天干地支。借指人命八字。
引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別集·黃國》:“華父 熟於典故,又好談命,知人甲子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九山王》:“適村中來一星者,自號‘南山翁’,言人休咎,了若目覩,名大譟。 李 召至家,求推甲子。”
⒍ ?指日歷。
引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史官建置》:“夫起居注者,編次甲子之書,至於策命、章奏、封拜、薨免,莫不隨事記録。言惟詳審。”
《西游記》第一回:“那猴在山中……夜宿石崖之下,朝游峰洞之中。真是‘山中無甲子,寒盡不知年’。”
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十萬圖記》:“云林 為 吳 人,尚仍 至正 甲子,其不忘所自如此。”
高旭 《癸丑元旦》詩:“新朝甲子舊神州,老子心期算略酬。”
國語辭典
甲子[ jiǎ zǐ ]
⒈ ?古代以干支紀日或紀年。甲為十干之首,子為十二支之首,干支次第相配,可配成甲子、乙丑、丙寅……癸亥共六十種,統稱為「甲子」。亦作為一周紀的名稱,如用以 紀年,則一周紀六十年稱為「一甲子」。
引《續漢書志·第一·律歷志上》:「記稱大橈作甲子,隸首作數。二者既立,以比日表,以管萬事。」
⒉ ?泛指年歲。
引唐·杜甫〈春歸〉詩:「別來頻甲子,倏忽又春華。」
《聊齋志異·卷四·胡四相公》:「嘗問其甲子,殊不自記憶,但言:『見黃巢反,猶如昨日。』」
英語first year of the sixty-year cycle (where each year is numbered with one of the 10 heavenly stems 天干[tian1 gan1] and one of the 12 earthly branches 地支[di4 zhi1])?, the sixty-year cycle
德語Jiazi (erstes Jahr des 60-Jahres-Zykluses, 1984, 2044, siehe Chinesische Kalenderzyklen)? (S)?
法語Jiazi
分字解釋
※ "甲子"的意思解釋、甲子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造句
1.昔者,黃帝將甲子分輕重而配成六十,號曰花甲子,其花字誠為奧妙,圣人借意而喻之,不可著意執泥。
2.一甲子共和國經天緯地建小康社會,六十載中國人驚天動地繪和諧藍圖。
3.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,孟久章一個多甲子的精研,自然有其獨到之處。
4.在整個事件的最后,那個被認為是由蒼幻所差遣的男人對星鴉的一個部下說道:山中無甲子,弄錯了時日,所以行動提前了。
5.府兵的的修為本來就比亶家的親軍要弱了許多,再加上甲子也沒想到亶家的家將能做到壯士斷腕的壯舉,竟然不理那些被圍的親軍,只圍攻外圍。
6.慶華理學府,精壯斯年。科研結碩果,桃李滿芬芳。漫漫甲子路,勤奮求實鋪就。殷殷學子情,靈魂園丁澆鑄。祝華理:求發展勿躊躇,創佳績,再攀高峰!
7., 之所以甲子魚丸遠近聞名,系因當地的做法嚴謹考究,從取料、刮鱗、剔刺到剁茸,從錘煉、拍打、成丸到漂滌,都有一套十分嚴格、完整的工序。
8.立朝一甲子的大楚帝國,度過了百廢待興的過程,到處是一片祥和的氣氛。
相關詞語
- yā zǐ鴨子
- xiǎo huì zǐ小會子
- xiē zǐ些子
- zǐ mù子目
- zhǒng zi種子
- tù zǐ兔子
- zhū zǐ bǎi jiā諸子百家
- shí zǐ石子
- duì hé zǐ對合子
- shí èr zǐ十二子
- zǐ yī子衣
- yín huì zǐ銀會子
- mǒu zǐ某子
- huā huā gōng zǐ花花公子
- gǔ lǐ jiǎ古里甲
- zhèi xiē zǐ這些子
- shào nián zǐ少年子
- duì duì zǐ對對子
- rì zǐ日子
- bǎi èr zǐ百二子
- chóng shēn zi重身子
- xué zǐ學子
- zhuō zǐ桌子
- dú mù zǐ犢木子
- jiào huā zǐ叫化子
- fāng zǐ方子
- shī zǐ獅子
- yǐng zǐ影子
- zhēng xiē zǐ爭些子
- mù zǐ木子
- dēng tú zǐ登徒子
- zhá zǐ札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