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ì yì
注音ㄗˋ 一ˋ
繁體自縊
詞性動詞
⒈ ?引繩縊頸而自盡。
例自縊未遂。
英hang oneself;
⒈ ?用繩索自勒其頸而死。俗稱上吊。
引《后漢書·列女傳·陰瑜妻》:“﹝ 荀采 ﹞遂以衣帶自縊。”
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渭水三》:“﹝ 苻堅 ﹞為 謝玄 破于 淮 肥。自縊 新城 浮圖中, 秦 祚因即淪矣。”
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讓產立高名》:“三嫂羞慚,還房自縊而死。”
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《生活周刊》已停刊,蓋如聞將被殺而趕緊自縊。”
⒈ ?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。元·關漢卿也作「自經」。
引《五侯宴·第三折》:「你為甚么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,要尋自縊?」
《大宋宣和遺事·利集》:「內外有兵守衛,雖衣帶皆為取去,蓋防其自縊也。」
近吊頸 懸梁 上吊
1.誰知愛勢貪財的父母,卻養了一個知義多情的女兒,聞得退了前夫,另許李門,他便一條汗巾悄悄的尋了自盡。那守備之子誰知也是個情種,聞知金哥自縊,遂投河而死。可憐張李二家沒趣,真是“人財兩空”。
2.在人妖顛倒的動蕩歲月,這樣一位年富力強、風華正茂的藝術家,最終卻受不得不公正待遇,選擇了自縊離開人間,遂在后世引起無窮的揣測與議論。
3.他的小名叫李小泉,七八歲時,母親餓死在兵荒馬亂的年景里,剩下他們姐妹兄弟一窩張嘴的娃子,他父親更沒辦法撫養,走投無路,自縊了。
4.張鐵石自縊身亡的噩耗傳出后,所有獲釋申請回臺人員無不震驚與悲憤至極,紛紛發表談話或聲明,一致譴責*彎當局絕情寡義。
5.他的小名叫李小泉,七八歲時,母親餓死在兵荒馬亂的年景里,剩下他們姐妹兄弟一窩張嘴的娃子,他父親更沒辦法撫養,走投無路,自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