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kē chá
注音ㄎㄜ ㄔㄚˊ
⒈ ?以煩瑣苛刻為明察。
⒈ ?以煩瑣苛刻為明察。
引《莊子·天下》:“君子不為苛察。”
《后漢書·魯恭傳》:“州郡好以苛察為政,因此遂盛夏斷獄。”
《舊唐書·楊恭仁傳》:“﹝ 恭仁 ﹞務(wù)舉大綱,不為苛察,戎夏安之。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皇祐元年》:“自古為治,必戒苛察。”
⒈ ?嚴(yán)求細(xì)察。
引《莊子·天下》:「君子不為苛察,不以身假物。」
《史記·卷四八·陳涉世家》:「令之不是者,系而罪之,以苛察為忠。」
1.圓融者無詭隨之態(tài),精細(xì)者無苛察之心,方正者無乘拂之失,沉默者無陰險之術(shù),誠篤者無椎魯之累,光明者無淺露之病,勁直者無徑情之偏,執(zhí)持者無拘泥之跡,敏煉者無輕浮之狀。金纓